解德渤
摘要:信息化时代开启了一场“重塑教学”运动,其对大学教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技术、观念以及思维三个方面。以信息技术为表征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技术便捷,从而在知识生产模式、知识获取方式和知识传播途径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基础并重塑了大学创新教学的知识根基。“自媒体时代”在教育观念层面对传统大学课堂中的教师权威提出严峻挑战,并为大学创新教学所推崇的民主协商、人格平等、宽容理解等理念的落地生根奠定了社会基础。信息社会对大学传统教学冲击最大的当属“互联网思维”,从而“用户思维”“共享思维”“整合思维”和“跨界思维”成为大学创新教学走向深化的实践方法论。
关键词:大学教学;信息化时代;传统教学;创新教学;重塑教学
观点扫描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其对大学教学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知识基础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知识生产模式、知识获取方式以及知识传播途径三个方面。
●信息化时代对传统大学教育的最大的冲击体现为知识的无界化。即教育信息化促进了知识的无边界化,从而“知识流”不仅在流动速度上获得极大的提升,而且在流动方向上不再是单向线性状而是网格交叉状。
●“自媒体时代”塑造并强化的是一种个性张扬的时代和民主协商的话语体系,这对大学传统课堂的挑战是空前的,对大学教师权威的消解力量也是难以想象的,从而为大学创新教学的登场提供了前置性条件。
●信息社会对大学传统教学冲击最大的当属“互联网思维”,信息社会以用户思维、共享思维、整合思维以及跨界思维颠覆并重构大学教育观。
信息化时代给大学传统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大学创新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该说,传统教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实践所坚守的知识基础、课堂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在信息化时代越加丧失其合法基础。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所塑造的“自媒体话语”与“互联网思维”使得人们对大学创新教学充满无限憧憬,大学教学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静悄悄的“重塑教学”运动。
一、“信息化时代”对知识基础的动摇与重塑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技术层面动摇了作为真理而存在的知识基础,而这对大学传统教学而言是一股最具根本性的颠覆力量,对大学教学改革而言也是一股最具现实性的倒逼力量,对大学创新教学而言更是一股最具时代性的推动力量。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其对大学教学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知识基础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知识生产模式、知识获取方式以及知识传播途径三个方面。
(一)知识生产模式
知识生产的传统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有逐渐式微的倾向,而知识生产的新型模式为大学创新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即经由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探究来整理或生产知识的时代正在消逝,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权威知识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他们逐步成为知识的“共同体”与“创造者”。同时,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进一步来说,大学应该是一个以探索未知世界与不确定知识为根本使命的探究场所,也理应是一个以自由开放、兼容并包为基本底色的学术机构,从而“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让位于“非本质主义”的知识观[1],“单兵突进”的学术观让渡于“协同创新”的学术观。尽管这两种观念的转变并非是由信息化直接导致的,但信息化确实在大学观念的演进上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且对大学教学的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既然知识并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多元、相对的,那么“高深知识可以进行传授乃至传输”这一原本不可撼动的理论基础就会面临瓦解的危险,而以知识为目的的大学教学自然就会遭到难以辩驳的质疑。
实际上,在后现代主义那里,高深知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它也具有适用的时空与边界条件,即大学课堂中的知识实质上只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共同达成或生成的建构性产物,并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与终极价值。那么,师生在课堂上建构知识何以可能呢?这就必须解决一个前提,即将教师从繁重的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顺利解决了该问题,为师生的互动、交流创造了知识生成的时空条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识生产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也不是单凭某一个学科就能获得实质性突破,那么知识生产的实用价值与跨界思维成为不得回避的时代特征,师生的个体性知识与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将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那么,个体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何以可能呢?个体性知识的分享、建构与重构仍有赖于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改造,这与知识生产模式的关系非常密切。跨学科知识的获取亦非任课教师力所能及,而我们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便可以在短短几秒钟之内获得海量的信息,这与知识获取方式的关系则更为紧密。
(二)知识获取方式
知识获取的传统方式在信息化时代虽弥足珍贵但已然格格不入,而从“纸媒时代”到“数媒时代”、从“前喻时代”到“后喻时代”、从“学有师承”到“教学相长”成为大学创新教学实施的现实背景。具体来说,人们在“纸媒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狭窄,大多是通过纸质书籍,而这些知识大多需要依靠教师的讲解与阐述,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自然无可置疑也难以撼动,即属于“前喻时代”的范畴,从而“学有师承”成为基本教学样态。时至今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揭开了“数媒时代”的大幕,数字出版技术、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各类学术资源平台等日臻完善,电子书籍、网络资料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应该说,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加便捷与多元,甚至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认知与体验远远超过教师,这是以往时代明显不具备的特征。“后喻时代”的来临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相长”在大学创新教学的总体框架下突破了原有知识层面相互促进的含义理解,而获得了更具广阔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另一角度来看,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性使得我们习得的知识面临着“碎片化”“快餐化”“功利化”的困境,乃至丧失了对知识最起码的虔诚与敬畏,也失去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伦理。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也是在信息化时代开展大学创新教学必须应对的挑战之一。尽管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怀念那一缕淡淡的书墨清香、怀念那一束静静的午后阳光、怀念那一份久违的内心安详,但是信息化的大潮依然奔腾不息,甚至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嵌入大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已经深深融入大学师生的生活方式之中。
(三)知识传播途径
知识传播的传统途径在信息化时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知识的无边界特征则符合了大学创新教学的价值诉求。在大学之中,传统的“知识流”就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这也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基本、最常见、最快捷的知识传播途径。这就自然而然地形塑了“知识是确定的、具有疆界的”“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两大基本观念,且它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以强化。由此而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构筑学科壁垒,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襁褓中嗷嗷待哺。长此以往,何谈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何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不过是一座海市蜃楼而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可谓是为大学教育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风[2]。实事求是地说,教学信息化为教师传授知识带来诸多便捷,譬如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呈现知识,而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即视感、获得感与互动性,以信息技术为负载的“翻转课堂”则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等。
但归根结底,信息化时代对传统大学教育的最大的冲击体现为知识的无界化。即教育信息化促进了知识的无边界化,从而“知识流”不仅在流动速度上获得极大的提升,而且在流动方向上不再是单向线性状而是网格交叉状,从而对传统意义上“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知识传播途径产生直接而猛烈的冲击,同时也消解乃至打破了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包容心态、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是教育信息化使得大学创新教学理论走向深化、走进实践的内在机理。不止于此,教育信息化通过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加快知识传播速度为构建全球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即它在空间拓展意义上有助于实现教育全球化、在时间延展意义上有助于实现教育终身化,两大宏伟目标也是大学创新教学的题中之意。
不夸张地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动摇了大学传统教学所竭力维护的知识基础,同时它又重塑了大学创新教学所赖以生存的知识根基,即知识基础的动摇与重塑成为大学教学转型时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二、“自媒体话语”对大学课堂的挑战与机遇
“自媒体”亦称“个体媒体”,与“公共媒体”或“主流媒体”是相对的概念。“自媒体”就是普通大众借助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媒介平台等来生产、传播或分享与自身相关信息的新媒体总称。虽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课堂的影响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其所造成的辐散效应却是深刻而明显的,尤其是在改变传统大学课堂整体面貌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正如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研究专家艾萨克·康德尔在《教育的新时代》一书中所阐明的那样:“学校之外的事情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它们制约并说明校内的事情。”[3]这给予我们的启发就是,当前大学教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单单是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大学教学改革也往往不是首先在大学内部取得突破的,即外部因素的制约作用与倒逼机制对大学教学的影响可能是更为深刻的,“自媒体”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外部因素之一。
(一)“自媒体时代”已然来临
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话语即权力”这一命题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印证,信息媒介平台也不例外。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从“公共媒体”向“自媒体”转变,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又进一步将“自媒体”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从“统一声音”到“多元声音”、从“权威话语”到“平等话语”的转变,其背后透射出媒体话语权力“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弘扬个性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平等的时代,是一个倡导开放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代、浸染的一代已经进入大学课堂,他们就是“一手拿手机、一手拿鼠标”而成长起来的“90后”乃至“00后”。与之前的学生相比,他们获得的知识或信息基本上有赖于“新媒体”,并借助于“自媒体”来传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通过别人的“点赞”或“评论”以获得“自我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他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尊重,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敢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勇于坚持自己的价值立场,敢于对违逆自己意志的事情说“不”。应该说,学生群体的变化对大学课堂而言是“地震级”的变化。面对这个现实,我们需要对大学教学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制度设计。因为原来的教学设计是为精英准备的,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尽管仍有部分同学对理论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大部分同学沦为“低头族”就成为一个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许多高校喊出的“学生中心”或“以生为本”口号还远远没有落实到至为关键的课堂层面,从而在课堂中的“民主”与“平权”成为一种必然诉求。
(二)“自媒体话语”不容忽视
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拥有主导课堂的绝对权力,学生处于被主宰的地位,需要按照教师指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任务。不夸张地说,当前的大学生在课堂上“聊微信”“刷微博”“逛贴吧”等已经不足为奇,大学课堂俨然成为一个“注意力争夺的战场”[4]。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电子产品,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吸引到课堂之上成为一个令人挠头的难题。归根究底,这是大学教学中的“结构性错位”——学生群体的多样化诉求与教学模式的统一化标准,从而大学教学中的供需矛盾明显暴露出来,同时这也预示着大学课堂的“话语权”亟待转换。进一步来说,信息化推动了民主化,民主化砸碎了特殊权力的美梦,这使得教师们颇为不安甚至焦虑。在此情形之下,不少学校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与部分教师为了维护可怜的自尊,他们强制学生把手机放入挂在教室墙壁的“手机袋”里,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暂时保持在枯燥无趣的课堂内容上。这是多么无奈的举动,是多么无能的策略,也是多么无效的做法。对此,有人调侃道:“教师的上课质量决定了学生的手机流量”。这就说明,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学生个性张扬的今天仍企图将“话语权”牢牢控制在手中。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原本存在的问题,还会引发学生以消极参与课堂的态度予以对抗。这是大学传统教学走向穷途末路的症候,同时也是大学创新教学所力图扭转的基本状况之一。
事实上,我们可以因势利导,构建“智慧课堂”“智能课堂”。即恰当使用一些智能手机APP(Application,第三方应用程序),借此来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与甄别能力,并且通过即时反馈机制来调整课堂内容与课堂进度,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自己的学习成效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以强化下一步的学习预期与学习行动。“自媒体”是一种个体化的媒介平台,“自媒体话语”则代表着个性释放、不同声音、多元诉求,传统大学课堂必须要面对这一严峻挑战。
(三)理性审视“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暴增的时代,也是一个消费信息的时代,也可能是一个轻薄知识的时代。即“自媒体”在瓦解传统大学教学合法性基础的同时,也对大学创新教学提出必须解答的难题。展开来说,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生活经验,且这种经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是值得尊重的,从而每个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都有权参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信息或个体知识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发展的时期,进而知识的绝对性和权威性遭到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之下,“知识”似乎成为一个需要被重新审视或重新定义的事物。当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创造个体知识或传播自身体验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但他们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往往体会到的是枯燥、无趣和挫败等负面情感,因为那些脱离学生经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反感、排斥,这就进一步动摇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基础,为大学创新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实践需求。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媒体”与大学创新教学是与生俱来的朋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媒体”在给予人们充分地张扬个性空间之时,其负载的实用主义倾向使得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敬畏知识转变为消费知识,加之学生获取信息或知识越来越便捷,甚至会萌生出轻薄知识的危险想法。大学创新教学究竟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人在“自媒体时代”不过是知识或信息的搬运工而非创造者,自然不能深刻感受到知识探究的魅力及其散发出的力量。也就是说,大学创新教学需要利用好信息化手段,譬如说携带信息化基因的翻转课堂已经为大学创新教学开辟了道路,我们需要在知识探究上做足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
这就说明,“自媒体时代”塑造并强化的是一种个性张扬的时代和民主协商的话语体系,这对大学传统课堂的挑战是空前的,对大学教师权威的消解力量也是难以想象的,从而为大学创新教学的登场提供了前置性条件。但我们仍需要辨证地看待“自媒体时代”对大学创新教学带来的双重作用,尤其是在如何规避风险上,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准备。
三、“互联网思维”对大学教育观念的颠覆与建构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信息化时代新近的“宠儿”,“互联网思维”也开始成为人们普遍议论的“关键词”,成为人们在信息社会思考与行动的重要逻辑指南。需要说明的是,“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产物,其在以往时代也有着或多或少的体现,只是在当前这个时代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而已。尽管目前学术界和实践界针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但它在教育教学领域不外乎包括用户思维(Customer Thinking)、共享思维(Share Thinking)、整合思维(Integrative Thinking)以及跨界思维(Cross-border Thinking)等几个主要方面,其在认知层面正在颠覆并建构大学教育观。
(一)用户思维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产品思维”已经逐步让渡于“用户思维”,即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解决用户的核心需求,而不能盲目地对自己的产品孤芳自赏,否则必将遭遇市场的淘汰。同样的道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就是过于执着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就是“产品思维至上”的典型表现,也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对大学教育颇为失望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顾客就是上帝”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只不过这种观念在大学(尤其是公办大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教学中的“大锅菜”仍多于“自助餐”。具体来说,大学中“因人设课”的现象仍层出不穷,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却寥寥无几;大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色彩仍非常浓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尊重;考前“划重点”、考试“多放水”、“尽量不为难学生”等做法看似是为学生考虑,但不得不说这是对“用户思维”极端错误的一种理解。简单来说,“用户思维”就是给予用户以信任感、参与感和获得感。那么,大学创新教学如何秉持“用户思维”呢?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是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个体,相信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大学创新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这是大学创新教学的实践核心;最后,学生要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长的力量,这是衡量大学创新教学的关键指标。
(二)共享思维
“共享经济”在当前的信息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共享思维”的触角也开始向各个领域不断渗透,其在大学教学改革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应该说,“共享”主要包括“物质共享”“信息共享”和“思维共享”三种表现形态,其中“思维共享”则属于高级表现形式。大学传统教学几乎没有太多的“共享思维”可言,尤其在“思维共享”方面更是乏善可陈,反而其存在的诸多条条框框极大地限制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研讨,不利于学生发展。古语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阐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大学创新教学就是要打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存在的壁垒,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在交锋中自由地绽放。为什么大学创新教学必须坚持“共享思维”?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由研讨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方面去进一步弥补或完善不足之处。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之时可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当我们的观点受到大家批判之时可以获得成长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的是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论辩能力、学会倾听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全方位的训练,故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三)整合思维
“整合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维,通常是在面对不同事物或模式,甚至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冲突与对立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能做出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做出建构性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积极吸纳了已有模式的合理成分,但又形成一种不同且优于原有模式的新模式。我们可以据此对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进行比较: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往往缺乏资源整合的概念,各个育人要素之间是较为分散的,并没有形成统合性力量;而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则倾向于资源整合机制,包括校内资源的整合和校外资源的整合,从而按照一定的实践逻辑将各个育人要素统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教育目标。以水利专业为例加以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倾向于由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水利学、水文测量、水电站或水工建筑物等知识与理论,而没有充分地利用学校的相关实验室,没有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进行实地考察,没有邀请水利方面的专家或工程师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这是对教学资源闲置的表现,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水利专业教学则倾向于将校内水文水利实验室、水利专业师资团队、校外的江河湖海、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等整合起来,各个要素就有效地发挥了育人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学创新教学框架下如何秉承“整合思维”?“整合”的根本在于“立场”,即我们应该在大学创新教学的价值立场上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学习。
(四)跨界思维
“跨界思维”究竟意味着什么?应该说,“跨界思维”的关键点在于“跨”,即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打破并超越自己原有专业或行业的思维局限,以一种其他领域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我、颠覆自我、重塑自我。这种“跨界思维”对创新性人才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迫切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当前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大多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这无疑展示出“跨界思维”的魅力。令人遗憾的是,大学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某一个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人为地构筑出学科专业壁垒,从而师生共同陷入思维窄化、僵化的“思想牢笼”,创新自然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创新教学应该而且可以在“跨界思维”上做一番文章。首先,学校可以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与比例,拓宽本专业学生与其他院系或其他专业学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使“跨界”在学校层面成为一种制度化规定;其次,师生在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概念、观点、理论和方法等,在教学中突破学科界限、打破专业壁垒;再次,当前许多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已经跨界到教育领域,并为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新颖、独到的视角,学校可以邀请他们参与到大学教学改革行动中来;最后,大学教师与管理者也需要适度的跨界,通过在相关岗位或部门的跨界经历来反哺教学、科研或者管理工作,这也是开展大学创新教学的思路之一。
客观地说,“信息化”对大学教学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其可以成就教学也可能异化教学,但“教学异化”的板子显然不应该打在信息化的身上,主要责任仍在于其利用者,毕竟信息技术只是大学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而已。更深入来说,信息时代对大学教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技术、观念和思维三个层面。以信息技术为表征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技术便捷,从而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基础并重塑了大学创新教学的知识根基。信息社会背景下的“自媒体时代”对传统大学课堂中的教师权威提出严峻挑战,并为大学创新教学所推崇的师生之间民主协商、人格平等、宽容理解等理念的落地生根奠定了社会基础。信息社会对大学传统教学冲击最大的当属“互联网思维”,它揭示出大学创新教学理论走向深化的最为可能的实践方法论。
【参考文献】
[1]王洪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两种取向: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2(2):35.
[2]王洪才,刘隽颖,解德渤.大学创新教学:理念、特征与误区[J].中国大学教学,2016(2):22.
[3](美)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4]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3):73.
作者简介: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讲师、博士
文章出处:《江苏高教》2018年第3期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