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日期:2018-12-05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1407

 

信息来源:徐州市科技局网站 

“十三五”时期是徐州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振兴转型的攻坚时期。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徐州经济发展中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助力“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省市关于编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是徐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十二五”期间,徐州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顽强拼搏、开拓创新,顺利完成“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领域呈现跨越发展态势,在多晶硅绿色制备、精细化学品中间体合成、优质小麦、甘薯等方面产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从2010年的9927件、8000件,增长到2015年的12481件、859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304件,发明专利拥有量3259件,比“十一五”末增幅显著。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达15.2%,位列全省第7位。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8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1项,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驰名商标数量和注册商标数量增长迅速,累计拥有有效注册商标23095件,其中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的4件、驰名商标20件,被江苏省工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的共152件,被徐州市工商局认定为知名商标的共348件。

  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总额由201149亿元增加到201480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由20111.59%上升到2015年的1.84%。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64%。全市现有14所高等院校、31所科研院所、335家各类科研开发机构,集中了1.8万名中高级人才和近20万名在校大学生。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63.4%,位列全省第四位。“十二五”期间,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达100%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6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2家,在孵企业1500家以上。徐工集团“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获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省9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十二五”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01061亿元跃升到20154505.26亿元,翻了两番,增速全省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由20.6%上升为36.2%。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3家。“十二五”期间,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推动工程机械主机、关键零部件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幅提高了工程机械行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竞争力;在新材料领域,推动中能硅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中能硅业流化床多晶硅工艺获得成功,居全球竞争力首位;在物联网领域,以中国矿业大学为技术依托,研发了煤矿安全信息感知采集、煤矿信息融合、煤矿传感网控制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2015年智慧徐州云中心项目正式开展,为“十三五”时期智慧徐州建设提供更加高效而有力的保障。“十二五”期间共获批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项目2400余项,累计获得扶持资金13亿元。

  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加快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超11000亿元,增长25%。徐州国家高新区被命名为国家安全生产示范园区、江苏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和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A类大学科技园,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徐州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徐州软件园、徐州工业园科技创业园、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徐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园区相继获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由中关村软件园联手泉山区政府打造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成立,3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2015年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入选首批江苏省“互联网众创园”,成为苏北唯一入选共建的众创园区。创新园区的从业人员数量保持了年均5.9%的增长速度,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农业科技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以来,先后建设“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徐州(淮)试验站”等相关科研工作站。至2015年底,建成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主导产业实力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立了农产品智能监管平台和生物农业联盟网络,制定并实施了1000多项农业企业标准,拥有5个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十二五”期间徐州围绕工程机械、矿山物联网、应用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立以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高新区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区域的产学研创新载体共15个。实施省、市科技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51项,获省、市科技资金支持1240万元,企业投资2.7亿元,实现总产值18亿元,新增利税2.9亿元。“科技镇长团”从2010年自主选派24人,增加到2015年的86人,选派人数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科技副总”试点工作,选聘多名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不断探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徐州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徐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和考核办法(试行)》、《徐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意见》和《科技创新蓝皮书》等文件,出台了涵盖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人才引进和激励、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的20项配套政策,构成了全市科技创新政策框架体系。2015年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改革年”活动,深化科技投入方式改革,由以往扶持单一企业向扶持一个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转变,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科技扶持体系。此外,市科技局与银行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开发和丰富适合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更好发挥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实现对各类企业创新主体的有效扶持。市政府设立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将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与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配套联动,用于补偿合作银行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贷款损失,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效保障。

  此外,通过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打造“小百科”、“小问号”、“爱思考”三个活泼俏皮的科普卡通形象,徐州市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市命名市级科普示范社区(村)98家,其中40家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村),建有210个科普益民服务站,198所社区科普学校,命名科普教育基地39个,其中省级17个,国家级4个。

  总体来看,“十二五”以来徐州市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和建设科技强市的要求相比,徐州市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数量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市场竞争力较弱;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匮乏,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高级别科研载体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合作主要限于短、平、快项目,深层次的科技研发和企业孵化项目较少;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有待改善等。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和区域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趋势、国家作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布署、科技创新成为江苏发展的新动力、徐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新要求。“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部署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江苏围绕“两个率先”使命,提出了加快落实“五个上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新目标;徐州也确立了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新定位。清楚认识未来五年徐州面临的形势,对平稳度过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改革攻坚这“三期叠加”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趋势。随着科技革命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信息、生物、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不断突破和相互融合,成为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方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催生大量新型服务与应用,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能源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以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演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推动健康、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显,成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创新驱动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略,全球创新竞争呈现新格局。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在新一轮国际经济再平衡中赢得先发优势,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行动。美国连续三次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德国连续三次颁布高技术战略,制定了工业4.0计划,日本、韩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部署出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或规划。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国家作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布署。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日益显现,中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目前我国经济正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下,国家对增长质量、社会民生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加注重效益提升和均衡发展,经济增长更多地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国际经验表明,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2015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此后密集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有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潮蓬勃兴起。

  2016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到2025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并对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了部署。2016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一条道路”、“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五大任务”总体布局,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科技创新成为江苏发展新动力。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对全省发展大局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二五”以来先后出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江苏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大力推进科技税收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进一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和“千人万企”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为“十三五”全省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江苏提出到2020年江苏创新驱动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其中,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变“江苏制造”为“江苏智造”,使“一中心、一基地”成为经济强省的有力支撑和显著标志。

  20167月,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是江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要聚焦科技创新这个“核心的核心”用功发力,积极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人才引领的优势特色、开放创新的优势特色、区域创新的优势特色,体现江苏“高度”,形成江苏“标志”,作出江苏“示范”,努力建设科技强省,打造江苏转型发展主引擎。

  徐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新要求。“十三五”是徐州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地方经济全面振兴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作为陆桥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江苏老工业基地、再生资源型城市和农业大市,徐州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发展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依靠物质消耗和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创新驱动已成为全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式。“十三五”时期,徐州将着力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新目标,将新能源、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着力推进低碳改造,促进工程机械,煤盐化工、冶金、建材业迈向产业链高端。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关键技术的攻关、自主品牌的创建、核心产品的推广。作为江苏重工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应在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中抓住机遇,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强化创新驱动主引擎,以产业振兴带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形成以创新为主动力的发展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把握提高创新型省份建设水平、努力建设科技强省的工作取向,围绕徐州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推动经济全面振兴转型发展,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强化科技创新核心支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和高效率的创新发展新路,把徐州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和陆桥经济走廊上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深化面向供给侧改革,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聚焦重点任务。面向科技前沿、面向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科学布局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完善项目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需求导向,分类指导,超前部署,瞄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围绕重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机制。

  ——遵循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突出成果导向,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普惠性政策和引导性为主的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突出创新主体。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打通科技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鼓励人才创新创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促进深度融合。加强科技与经济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衔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三)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推动经济全面振兴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围绕“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通过创新一个机制、突出两个方向、实施三个计划、构建四个体系、培育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用五年的时间搭建全国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打造区域创新驱动主引擎,使徐州成为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创新一个机制。着力构建适合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两个方向。一是以重大工程建设为突出方向,以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组织产业重大技术突破;二是以自主创新项目为突出方向,研究制约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研究提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重大科技项目,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实施三个计划。一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益民服务、创新创业、绿色生态等领域的应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二是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依托徐州多年来形成的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以引进“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端企业”为理念,打造展示区域创新活力与城市魅力的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三是智慧城市推进计划。加快智慧交通、医疗、养老、社区等领域的建设,形成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城市发展态势,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创新变革,智能应用渗透城市管理全过程,通过智慧引领,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典范。

  构建四个体系。一是科技金融支撑体系。设立并完善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强化对创新成果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完善地方产权市场,形成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的良好体系。二是协同创新合作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为核心,市场需求为牵引,技术创新为推动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加大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合建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企业购买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成果、科研机构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等的支持力度。三是互联网+众创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四是科技人才保障体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出台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包括国有企业股权奖励和员工持股等,让科技人才通过创新获益,构建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人才保障体系。

  培育五大工程。实施产业核心技术突破与自主创新工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2312企业培育工程、科技惠民示范工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工程。通过五大工程,研发科技核心技术,提高我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搭建区域现代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人才引进平台、科技金融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及科技创新展示平台;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建设、企业协同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科技惠民服务;不断改善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科技服务、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

  四、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显著提高,主要创新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淮海经济区名列前茅,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努力把徐州打造成全国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成为区域重大科技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成为我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板块和有力支撑点。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40%左右,全市商标注册拥有量达19000件以上、授权量达到26000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累计达35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单位达100家,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序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到2020年,组织实施国家级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20项以上,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0项以上,实施新兴产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50项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全市形成世界级创新型企业3家、创新型领军企业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600家以上。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力争到2020年,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个,成立专业研究院所3-5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5家和16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700家以上。建成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创业服务平台30家以上,打造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构成的众创集聚区10个以上,新孵化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一大批新业态和增长点。力争在大学科技园、重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特色各异的众创空间,实现众创集聚区县区全覆盖。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按照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全面推进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引进2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000名以上硕博士研究生,到2020年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个,累计培育创新型企业家800人左右,人才资源总量达160万人左右,全市高层次人才占比提高到8%左右。

  ——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兴办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推动本土企业研发国际化和外资企业研发本土化。到2020年,力争全市建立产学研创新载体90个以上、校企联盟2000个以上。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研究开发、协作配套、中介服务、成果推广、风险投资等科技创新行为的良性互动,积极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导、协调和监督等作用,营造出创新活力更强、创业成本更低、服务效能更优的科技创新环境体系。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202015

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2.5以上 1.84

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4 2.55

创投资金规模(亿元) 200 12

每万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万人) 120 78

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比重(%8 7.1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600 253

高新技术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30 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2 1.68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 3.7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5 36

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家) 516 35

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数(家) 8700 4190

与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创新载体(家) 90 57

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家) 16100 722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及在孵企业数(万平方米、家) 3004000 1251600

科技服务业收入(亿元) 600 253

科技型上市企业数(家) 18 11

科技进步贡献率(%60左右 53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打造区域产业孵化及研发集聚中心

  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推动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开发区、矿大科技园等国家级园区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各类科技园区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建设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科技型企业发展集聚区。

  1.科学规划科技创新核心区

  支持徐州高新区建设。在科技经费投入、科研用地划拨、产业基金设立、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徐州高新区重点支持,采取政策、资金等方式支持和推动高校、研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到徐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到2020年,力争县(市)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覆盖,徐州高新区进入全国高新区30强。

  打造江苏淮海科技城。在泉山区依托徐州软件园、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工程学院城南校区、徐州2.5产业园等载体,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的江苏淮海科技城,加快建成科技成果孵化器集聚区、产业研发加速器集聚区、众创空间集聚区、科技金融集聚区及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徐州科技创新谷。在铜山区依托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的徐州科技创新谷,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集聚区,配套建设徐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技创新大厦、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快建成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器。到2020年,江苏淮海科技城和徐州科技创新谷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和功能载体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日益显现,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建立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

  产业技术研究院采用1+N”的架构模式,设立研发平台、孵化平台、融资平台、成果展示与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学术交流及生活配套等功能模块;重点围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非晶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雾霾治理)、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产业,建立若干个隶属于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所(分院)。以之为载体,加速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构建特色产业人才新高地;强化产业协同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的策源地。针对“一县(市)区一战略产业”布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服务环境,激发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原动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到2020年,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个,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个。

  3.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统筹产业创新布局,着力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恩华药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徐工、协鑫、精创电气、格利尔等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整合全球优势创新资源,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集群;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动蓝丰生化、博康等骨干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等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引导支持在徐高校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徐工研究院、协鑫硅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向社会和行业开放,推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支持中美雾霾防治科学研究院、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甲骨文(江苏)人才产业基地等在徐开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创业孵化等科技公共服务。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引导科技服务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5家和16家。科技服务机构达到300家,科技服务业收入达到600亿元。

  4.打造创新产业孵化集聚中心

  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和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推动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老旧厂房、闲置房屋、商业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提升,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重点培育太阳谷创新驿站、永嘉科技园众创空间等一批徐州重点众创空间,着力将其打造成具备完整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平台。推进 “互联网+”与传统创业载体融合,发展“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相结合的众创平台。以徐州高新区、矿大科技园等省级以上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集聚研发设计、天使投资、融资担保、知识产权等创业服务机构,打造一批众创集聚区和示范区,形成差异发展、错位竞争、特色各异的总体布局。指导帮助有条件的孵化器搭建“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形成从项目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服务,构建适应科技企业发展的完整生态系统。到2020年,实现众创空间县(市)、区和高校全覆盖,各类众创空间达30家。

  5.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开放网络

  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引导各县(市)、区,各创新园区与高校院所共建集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载体、协同创新基地和“校企联盟”等产学研组织。继续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0个重点科教单位在徐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实施高校、地方协同创新计划,着力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壁垒,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支持江苏师范大学以先进激光材料技术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激光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优势及江苏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产业园健康产业优势,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的淮海经济区医学健康产业研究院。依托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优势,打造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区域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引导、鼓励企业联合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开发研究,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淮海科创网”、“徐州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徐州分中心平台对全市科技园区和科技型企业实现免费开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科技文献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到2020年,校企联盟达2000个,产学研创新载体达90个。

  (二)实施“产业核心技术突破与自主创新工程”,打造区域产业集聚中心

  1.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研发

  加强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电能源、煤盐化工、冶金及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关键技术创新水平。

  装备制造产业重点依托徐工研究院、徐工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全生命周期设计技术、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绿色化与智能服务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研究和产业化。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为基础,深化果蔬精深加工、畜禽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农副产品安全控制与监测技术,开发、推广新型环保节木节材型板材技术与装备等。

  煤电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煤炭洁净燃烧技术,提高燃煤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煤盐化工产业重点研究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废盐酸制氯气等综合利用技术,着力发展煤化工绿色化、高端化与集成化技术与工艺;农用化工重点发展先进净化和合成技术,鼓励化肥企业利用合成氨、氢气、甲醇等资源衍生发展精细专用化学品,实现肥化结合的发展模式。

  冶金及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特种钢铁制造技术、太阳能用高性能铜材生产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关键零部件铝材生产技术及其废旧铅蓄电池循环回收利用方面技术等。

  建筑材料产业开发并利用先进高效收尘、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着力研发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及产品。

  2.重点支持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布局一批能填补国内空白、支撑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产业科技创新项目。重点推进高机动多功能应急救援车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高技术计划项目实施。设立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不断推动产业向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构筑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 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部署,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培育形成影响力大、附加值高的产业创新集群。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的前瞻与共性技术研发。依托徐工集团等龙头企业,做精做强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专用特色装备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将“徐州制造”转型升级为“徐州智造”,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着力推动基础材料研发技术突破,依托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等行业龙头企业,促进新型材料实现更新换代、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由新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的跨越式发展,将徐州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依托恩华药业、万邦生化等龙头企业,积极开发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生化医药、医药中间体和新型中药,重点发展诊断试剂和测试芯片等生物制剂,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现代食品、绿色制造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以徐州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园为依托,发挥我市在矿山物联网方面优势,优先发展以传感器为基础的矿山物联网信息感知核心产品制造产业,积极培育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打造国内具有专业特色的物联网仪器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依托徐工集团、海伦哲专用车辆、淮海消防等企业发展登高消防车、消防无人机等消防安全产业,打造消防安全产业链。

2020年,实施前瞻性重大技术突破项目10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0个以上。

  3.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动工程机械主机、关键零部件高端化发展,巩固我市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推进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着力发展烟酒饮料、粮油、畜禽、果蔬、棉丝加工五大产业链以及板材家具、皮革皮具、纺织服装产业链;推动煤电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整装煤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和综合利用机组;加快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产业精深化、高端化、循环化、清洁化发展,有序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在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运用,提高传统产业装备水平、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传统企业升级改造力度,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型传统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形成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依托、配套发展的新格局。

  4.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瞄准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吸引、集聚国内外顶尖创新资源,重点研发并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

  新能源产业以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等企业为龙头,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做强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重点研发半导体级多晶硅产业化技术,延展硅材料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突破新型建筑、抢险救灾、军民融合等专用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光刻机等智能装备。

  新材料产业深入推进光刻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高仿真超仿棉等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重点支持网为新材开展铁基成分非晶带材与气雾化粉体等系列非晶技术的协同研发与产业化;支持金石稀土、南方永磁等不断突破稀土应用关键技术,推进稀土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园区化集聚发展,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重点研发节能环保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新材料、新光源和智慧照明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培育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打造基于“安全云”的安全产业谷;重点研发光无线通讯技术与设备,加速其在信息安全及电磁敏感区域的应用与产业化。

  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45%,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40%左右。

  (三)强化2312培育工程”,推动科技创新主体快速成长

 

  1.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为突破口,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升格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孵化成长体系建设,设立孵化器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十三五”末,力争孵化器数量、孵化面积、在孵企业三个翻一翻。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尽快成长为科技“小巨人”。重点推动1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加快上市,为我市经济结构改善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创业园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2.建设创新型企业集群

  围绕徐工集团、中能硅业、江苏宗申等行业龙头企业,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和针对性扶持措施,推动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打造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一流、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行业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六大支柱产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重点推动技术、资本、人才和政策等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共建或自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创新型科技“小巨人”企业。围绕面广量大的中小微科技企业,加强政策性引导,帮助企业引进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加快资本集聚、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广大小微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打造数量庞大、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2020年,世界级创新型企业达3家,创新型领军企业达5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达200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以上。

  3.促进企业协同创新

  鼓励企业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促进科技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联合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出台积极扶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产业政策和财政与信贷政策,通过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引导、支持、服务于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实现创新网络系统的优化。通过社会中介(服务)企业搭建起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协会、企业联盟等发展,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保障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提高科技服务民生水平

  1.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投入

  以创建全国智慧城市为契机,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投入,强化智慧城市相关科技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云计算服务器、安全云操作系统、计算资源管理平台、服务器虚拟化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先进传感器、网关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及模块、核心控制设备等产品的研制。“十三五”末,完成智慧出租公交系统建设,实现公交车辆调度、运行的智能化和可视化,实现面向乘客的信息服务;建立3--5个智慧养老示范小区,实现老年人日常生活、安全状态、生命体质等数据的远程采集;建成智慧水务系统,随时采集城市用水信息,控制事故,减少水资源损失。

  2.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科技投入

  深入开展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应用。研究适于我市市情的水环境修复技术和方法,开发流域、湖泊与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奎河、故黄河等主要河流的综合治理技术和云龙湖、大龙湖、九龙湖、金龙湖、娇山湖等重要湖泊水体定期综合治理净化技术以及区域调水工程与技术的攻关力度。构建徐州特色的多源性、复合性大气污染控制指标及预测、预报和预警技术体系,建立主要污染物监测和总量控制的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覆盖六县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防治网。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生境研究,开展适于徐州生长、对生态环境改善有显著作用的园林植物品种研究。建立立地与适生植物数据库系统,加大园林植物对环境改善研究,特别是对裸露山体、塌陷地、采石宕口等的修复研究。加大园林新产品、新工艺、新理念研究,逐步建立起生态、环保、节约、可持续的建设机制。

  3.加大重大疾病防治的科技投入

  开展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病情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和消毒防护用具等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搞好烈性传染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研究重大疾病临床规律,组建2个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开展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研究,探索综合防治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选择我市高发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常见疑难疾病,开展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示范。建立重大疾病生物信息中心和资源库,开展多层次的研究数据共享分析,实行网络化管理,促进资源共享。

  4.加大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科技投入

  加强食品风险监控与评估和食品污染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与预警立体交叉系统。围绕公共安全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社会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关键技术以及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实施煤矿安全、城市公共安全事故防范和社会治安监控与处理的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研究基于模型预测和灾害事故发展的预防处置、人群疏散与避难、应急救援、资源调度等动态应急预案技术。

  5.推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

  投入力量研发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及设备、建筑节能综合技术、交通运输业节能技术及设备、机电产品、半导体照明产品节能技术以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高效工业脱氮技术、细颗粒物脱除及低排放技术、机动车尾气监控技术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技术等防治区域污染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工业废物、矿石废物等资源化、无害化污染防治新技术,研发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高效生物发酵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控制麦秸等典型固体废物及其处理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研发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及装备。创新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技术,研究雨水径流收集、径流过滤、贮存等适于市情的水环境修复技术和方法。

  6.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科技高地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医疗技术水平最高的医疗服务中心,努力把医院建成集疑难重症疾病诊疗、医学教育与培训、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为一体的区域性大型综合医疗中心,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为徐州和淮海经济区乃至国内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五)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加快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办好科技服务示范区、公益性科技公共服务研究院所、科教单位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园区,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科技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工程机械装备检测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云计算中心建成为契机,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促进我市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企业研究院、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完善互联网宽带接入、电子通讯设备、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网络、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协作共用网建设、启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实现高效利用,促进徐州地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建立线上线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淮海科创网”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模式创新、政策支撑、服务集成”的原则,采取“科技政务+互联网+技术交易”的运行模式,集成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再造工作流程,搭建产学研金互动对接的交流平台,发挥“展示、共享、服务、交流、交易”五位一体功能,按照1+1+10模式(1个线上平台,1个线下服务总店和10个县(市)区线下服务分店),实现科技服务找高校、找技术、找专利、找检测、找合作、找人才、找资金、找场所、找政策、找中介、找咨询、找培训等“12找”功能,为淮海经济区高校院所和企业建立线上线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把“淮海科创网”打造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创新要素统筹利用的聚变器,成为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淮海城市群的科技资源集聚中心。

  3.大力发展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意、科技咨询、专利服务等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依托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培育一批省、市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测试、公共实验、科技基础条件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业者提供各种服务支持。组织各类重点实验室、科技条件平台等公共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开放,促进科学仪器和设施共享共用,提高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加快建设“技术超市”,建立覆盖全市、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技术转移网络。研究探索创业券、创新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完善创新券使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创新券的使用效率。

  4.提升科技服务业尤其是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及关键环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附加值。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

  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支持科教单位科技特派员深入分店、便利店转化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和指导。发展“互联网+”农村创业服务,尽快建成“互联网+”农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一批农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

  (六)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机制

  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围绕产业链构建自主知识产权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高质量建设徐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区域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库平台,推进泉山区开展省级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工作,引导知识产权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1.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研究我市知识产权交易规则体系、知识产权交易信息披露办法、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成交审核、争议调解和会员管理办法等,制定专利奖励和专利申请资助的相关办法。落实对职务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政策。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入股和股权、期权分配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激励发明创造的新型分配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资源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对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进行资金投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推动建立质押贷款、风险投资、保险担保等多层次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

  2.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与运营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商用化,鼓励权利人以许可、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运用知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完善政府采购、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台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商用化资助与鼓励办法,促进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实用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专利提质增量计划、专利领航企业、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通过知识产权项目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布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产业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加强专利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一是加强执法能力提升。每年组织2-3次系统化、规范化专利执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专利自发人员处理纠纷,应对诉讼的能力;二是加强专利自发力度,以电子商务、民生、医疗器械为重点领域,常年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保持打击侵权盗版的高压态势;三是加强举报投诉和知识产权援助工作,畅通并拓展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渠道,帮助市场主体依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鼓励机构开展诉前调解,建立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四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力度,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归档披露制度,将侵权假冒情况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完善市、县两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探索建立区域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文化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服务的执业培训机制,建立服务机构的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国家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

2020年,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累计达35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单位达1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序列,将徐州打造成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先行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样板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示范区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创新中心。

  (七)实施“人才培育与引智战略”,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

  1.围绕产业发展培育人才队伍

  着眼“十三五”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需要谋划推动人才工作,重点打造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站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人才队伍、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通过组织定向培训、选聘发展顾问、开展个性服务等措施,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016年组织第二批评选,总数500人左右,2020年增加到800人以上,其中企业销售超亿元的不少于100人。实施“双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突出本土化、代表性和引导力,每三年各评选10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通过项目和实绩激励,引导在科研生产一线建功立业。实施“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提档升级,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载体建设,2020年全市技能型人力资源总量增加到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8万人以上。鼓励各地各部门设立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育项目,凝聚全社会创新创业合力。

  2.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引进人才

  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紧扣全市主导产业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能够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实施222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及外籍院士、专家等人才20名左右,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硕博士研究生2000名以上,到2020年全市高层次人才占比提高到8%左右。加强与高校院所的联系合作,每年选聘100名左右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组建“科技镇长团”,同步选聘100名左右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或经营副总,提升基层和企业科技人才工作水平。加强国外人才智力对接,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为载体,综合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每年引进世界知名专家10人以上,在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方面实现突破。支持鼓励各县区、园区、骨干企业开展个性化引才活动,着力提升全市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到2020年,累计培育创新型企业家800人左右,人才资源总量达160万人左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重大科技发展战略、重要科技任务,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政策,协调和解决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科技发展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紧紧抓好。

  2.统筹落实,协调推进

  各县、区、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各自特色,强化本地、本部门科技发展部署,做好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衔接,做好重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技规划的贯彻宣传,做好协调服务和实施指导,调动和增强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3.完善机制,强化考核

  强化评价考核,各级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定期会商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统筹推进的工作合力。健全科技政策落实评估体系,将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人才及知识产权经济效益等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创新科技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科技平台独立运行、开放流动、优胜劣汰的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平台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奖优罚劣的动态管理制度。加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向创业者开放计算、存储和数据资源。完善科技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创新平台的布局,提升平台的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能力。建立政府主导的科技平台支持制度,探索建立平台人才流动、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等问题,在投融资、技术标准、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政策。建立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统筹配置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的能力。加快完善创新管理、研发投入、政策扶持等机制,着力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创新壁垒,打通科技和经济、产业、人才之间的“通道”,积极营造没有门槛、没有障碍、没有束缚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2.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决策与咨询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和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完善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建立健全项目评估和经费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建立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作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企业制定年度科研计划,完善项目审核、预算、评价、奖惩制度,提高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强化省、市、县三级科技工作集成,重视发挥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作用,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指导,强化基层干部队伍业务和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3.引入绩效评估机制

  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项目或平台给予重点支持,对整改后仍问题较多的项目或平台给予适当处罚。建立创新载体年报制度,督促其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设施运行效率。推进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支持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评价。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经费审计制度,强化对财政科技拨款的监管力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绩效。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贴息、后补助、有偿使用等经费资助方式,逐步增加科技经费股权投资或基金创投等资助方式。

  4.落实推广促进科技创新的新政策

  在驻徐高校、省级以上高新区、开发区、各级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落实好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包括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股份转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扩大税前加计扣除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落实推广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该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可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法人合伙人从该有限合伙创业投资企业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技术所有权转让或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允许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的个人所得税5年内分期缴纳。

  (三)完善投入体系

  1.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市、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2%,到2020年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低于4%,企业R&D占全社会R&D比例达到90%以上。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间接性投入,着力落实好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重点政策,实现政府间接性科技投入的大幅增长。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重点支持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加强财政科技经费预算管理,建立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加大科技金融结合力度

  深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创新,强化顶层设计,探索和完善政府、银行、投资、担保、租赁“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长效机制。加强政府引导,成立市科技创新担保有限公司、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有效整合天使、风投、创投、银行、券商等各类资源,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站式、系统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国有银行、地方法人银行科技支行全覆盖,其他银行设立科技信贷专营部门或团队,扩大对科技创新企业信贷投入,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各县(市)区指定或成立担保公司及保险机构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或保险服务。加快推进泉山区徐州科技金融大厦、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基金园大厦、徐州高新区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区或高新区积极创建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加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融资服务,开展科技企业投融资项目路演,每年举行1-2次大型科技金融项目对接活动。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条件成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向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提供短期过桥贷款。鼓励银行提供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等创新融资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上市、“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并购交易。扩大市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初期规模1亿元,发挥天使资金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天使投资机构,投资规定范围内的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相应的风险分担和损失补偿,力争5年内投资市初创期科技企业100家,投资总额50亿元。设立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资金规模不少于1亿元,与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为尚不完全符合传统贷款条件的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到2020年,创投资金规模达200亿元,科技型上市企业不少于100家。

  (四)优化发展环境

  1.优化人才配置,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完善业绩和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进一步强化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健全完善与贡献相匹配的人才激励制度,全面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认真执行各类人才奖励扶持政策。赋予领衔科技专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力求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建立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出台人才服务办法,加大政府购买人才服务力度,推进人才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

  2.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建造更多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适应“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等特点,简化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创业大学、创客学院,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3.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制订并实施《徐州市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大力推进未成年人、农民、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按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结合徐州实际,编制《徐州市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市各阶层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市民提高科学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重点普及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避险等领域的科学知识,积极引导市民建立科学的生产生活观,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平台,创建市民学科学中心或网站,为市民提供学科齐全、可自主选择的学科学平台。

  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加大表彰力度,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激励创新行为,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形态,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